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木之本、水之源、心之花。我们学习国学,学习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,可以从中汲取精神的乳汁,培育心灵的花朵。读《孟子》,我读出了一种信仰,一种生生不息、独立自强的精神。我读出了一个“善养吾浩然之
孟子游说各国,推行“仁政”,但绝不会在权势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,孟子有言“说大人则藐之,勿视其巍巍然。”于是和齐宣王来了个装病大比拼。齐宣王先说病,让孟子主动来见,本已起身要去朝见大王的孟子此时也摆起架子,称自己也病了。且说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;欲有谋焉,则就之。”不见王,又教育王,真是不怕针尖对麦芒。也就在这次,孟子引用曾子的话说“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。吾何慊乎哉?”比起道德和学问来,权势和地位根本算不了什么,“彼,丈夫也;我,丈夫也。吾何畏彼哉!”孟子此话响当当,真是天地苍茫一傲骨啊!
真正的君子有傲骨却无傲气,有傲气就会骄人,无傲骨就会媚人。不娇不媚,才是真正的大丈夫。什么是大丈夫?孟子说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!”如何能成为大丈夫?孟子说“养浩然之气。”读到此,我明白了,必须
孟子的浩然之气,影响了后世多少傲骨之人。当夏明翰在
读孟
——读《孟子》有感